6 月 28 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携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重庆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组成交流团,与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及省内骨干企业代表开展专题座谈。各方围绕教育装备行业创新发展、区域协同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为推动教育装备产业升级、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凝聚共识。
会前,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贵州迅达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参观企业展厅、技术研发中心等核心区域,全面了解企业在智慧教育装备研发、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对企业在战略规划、运营管理方面展现出的前瞻性与专业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发展模式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座谈会上,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颜忠作主题汇报,系统梳理协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脉络、阶段性成果及未来战略布局。他指出,贵州省第二届教育装备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行业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离不开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的顶层指导与兄弟省市协会的资源支持。博览会期间,来自全国13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教育装备领域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吸引超1.5万人次观展,有效促进了区域间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颜忠会长进一步强调,申办全国教育装备展是贵州教育装备行业迈向国家级平台的关键一步,将以此次申办为契机,整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全国教育装备行业注入贵州动能。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座谈会内容进行总结指导。他充分肯定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在展会经济、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针对协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将政治建设贯穿协会工作全过程,提升政策响应能力;二是深化区域协作,依托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平台优势,推动东中西部资源互补;三是聚焦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人工智能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李瀛秘书长明确表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将在申办全国展会、项目对接等方面给予贵州全方位支持。
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柴旭津分享首都教育装备发展经验,重点介绍北京市在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并对贵州博览会开幕式的组织策划、展览规模给予高度评价。
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谦围绕“服务型协会”建设,提出构建“政府 - 企业 - 学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建立行业白皮书、开展第三方评估等举措,提升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
重庆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监事长应弦结合西部省市特点,就会员权益保障、专委会品牌活动打造等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继芳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解读切入,指导地方协会探索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路径。
作为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板块,教赛旅研科普促进专委会主任刘筑梅作专项汇报。2024 - 2025学年,专委会聚焦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累计组织国家级赛事5项,覆盖全省100余所中小学,参与学生超2万人次。其中,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贵州赛区首次设立“深空探测创意设计”专项,激发学生航天科技兴趣;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引入VR模拟飞行等新技术,推动赛事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这些赛事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创新能力的平台,更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良性循环,为行业储备创新人才。
本次跨省行业交流活动,是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教育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各方达成共识,未来将以全国教育装备展申办为契机,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在标准制定、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教育装备行业向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后续,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细化申办方案,加快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及兄弟省市协会的对接,力争在全国教育装备领域展现贵州担当、贡献贵州方案。